订单查询
首页 汇报类
教材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
大小:44.08 KB 发布时间: 2022-12-04 17:21:01 ** **
下载文档

小编在这了整理了教材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 指导思想

依据旅游产业要素和首都旅游人才发展规划, 以及产学研一体、 国际化办学要求, 汲取先进教育理念, 调整并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狠抓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教育管理, 提升我系、 我校在旅游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人才在旅游行业中的竞争力。

二、 专业基本情况

(一) 专业名称与属性

  专业名称: 旅游管理

  专业属性: 归属一级学科“工商管理”(1202)

  专业方向: 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

  与专业对应的相关产业(职业领域): 旅游业

(二) 专业发展历程回顾

我系旅游管理专业下设酒店管理和旅游综合管理两个方向。 学科专业已毕业学生达 200 余人。 目前有在校 7 个班级, 学生总数约为 270 人。

经历了坚持调整、 改革、 发展的过程后, 我系旅游管理专业结构逐步拓展,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科梯队的学术水平有一定提高, 学科专业教学科研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 学院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1、 组织研讨、 制定学科专业发展规划

2012 年以来, 学科专业建设主要是巩固现有的专业和专业方向, 规范各专业方向的培养计划, 探索新的专业方向。

2、 组织新的专业与专业方向的调研与论证

学校 30 余名教师进行社会急需专业方向的调研与论证, 2013 年完成了“民族旅游方向”、“旅游经济方向”、 两个个专业方向的积极论证及申报工作。

3、 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布局从专业布局方面看, 适应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从 2012 年始, 我系逐步调整专业方向, 增设酒店管理专业方向, 并开始招生。

4、 积极开展申报重点学科专业、 特色专业及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我校组织专业团队, 积极申报旅游管理学科专业的重点建设, 目前由于受到学科级别要求未予通过。 2012 年, 我系参与国家特色专业申报。 此外, 在上级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成功组建专业实验室三个, 即旅游管理信息实验室、 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和旅游专业形体训练室。

5、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本专业专职教师由创建之初的 4 名增加到现在的 30 多名。

6、 旅游业职业岗位丰富

我系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旅行社、 导游公司等旅游企业, 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 并要体现一专多能的特点。 主要就业岗位(群) 有如下几类:

(1) 管理类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

各大星级酒店管理人员;

旅行社、 导游公司管理人员;

旅游景区(点) 管理人员;

旅游车船公司管理人员;

(2) 规划类

旅游策划设计单位的规划人员

旅游景区规划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规划人员

(3) 服务类

导游员;

旅游市场营销人员;

旅游景点服务人员;

(4) 其他: 旅游、 商业服务单位的管理人员、 接待服务人员旅游管理学科专业目 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缺乏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引领学科发展; 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不够深入,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课程体系缺乏深入的研究; 专业体系内容结构不完善, 创新性不够, 不能主动适应青海乃至西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专业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 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专业教材开发编写滞后; 专业实验实训不够完备,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有待加强。

三、 建设目标

(一) 总体目 标

进一步适应陕西、 乃至西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新需求, 积极创建基于产业要素和行业、 企业发展为导向的由综合或交叉学科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 明显提升旅游管理学科专业教育层次和教学质量水平, 充分发挥其优势, 继续拓展相关专业及方向; 全力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 确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以课程开发、创新为重点突破, 努力实现课程教学体系与专业教学模式创新, 形成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 带动硕士研究生教育及职业培训, 结构布局合理, 能为陕西、 乃至西北地区经济建设与旅游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学科专业体系。

(二) 具体目标

1. 重点学科设置及建设目标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到 2013 年, 启动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招生计划; 到2015 年, 校级重点学科达到 1 个; 到 2018 年, 力争达到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1 个,校级重点学科 1 个,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1 个, 完成旅游管理专业申报及招生准备工作。

2. 专业设置及建设目标

依据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 我校专业建设要遵循“开拓、 创新、 质量、 品牌”原则, 在专业内涵上下功夫, 注重现有专业品牌打造, 突出专业特色。 到 2015 年,我校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方向建设数为 3-4 个, 即在现有 2 个本科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增设 1-2 个专业方向, 即民主旅游、 旅游经济。

3. 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目标

(1) 课程建设

根据课程建设水平, 将我系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划分为精品课程、 优质课程、合格课程、 建设中课程四种类型。

到 2012 年以重点建设课程立项形式建成 2 门院级优质课程, 在优质课程基础上建设 4 门院级精品课程, 遴选 3 门以上的校级精品课程。 本专业开设课程到2012 年全部达到合格标准; 获校级以上课程改革类教学成果达 3 项以上, 实行“双语” 教学课程达 2 门以上; 开设辅修课程及增加品牌讲座。

(2) 教材建设

根据教材建设水平, 将我系旅游管理专业的教材划分为精品教材和特色教材两种类型。

力争产生 1 本以上的院级级精品教材和一定数量的特色教材; 推出一套具有我系旅游管理专业办学特色的新一代系列专业教材。

4. 学科专业研究目标

“十一五” 期间, 我系的学科专业研究围绕着建设新型旅游专业这一总体目标和“产学研一体” 办学思路, 集中各学科力量和学科优势, 通过资源整合形成科研团队和项目组, 取得显著科研成果。

“十二五” 及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 我系旅游管理专业将紧跟学院、 学校及目前国内外旅游业发展步伐, 继续完善旅游经济与规划研究室建设, 在旅游规划与目的地发展、 休闲与旅游发展、 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消费者行为、 旅游文化、旅游教育等研究方向上有较大的突破, 争取省级以上的科研项目、 基金项目, 承担与攻克若干个对陕西旅游发展能够产生显著推动作用的关键项目, 使我系旅游科研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类院校水平, 产生若干个标志性的科研成果以全面推动我校旅游管理学科专业建设, 不断增强学科的理论创新能力, 实现学科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开展教改、 科研与教管研究, 教学研究成果及获奖项取得突破性进展(表 1):

5. 实践教学建设目标

完善实践教学, 形成较为完备的校内实训教学体系, 建设高水平专业实验室,满足课程实践教学需要; 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改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经费, 在“十一五” 基础上, 实验仪器设备不断更新, 仪器设备总值保持年均递增, 2015 年, 新增旅游专业实验设备总值达到 10 万元以上。

四、 实施措施

(一) 加强对旅游产业要素及发展趋势研究, 实现学科专业新构建

1、 以产业为导向,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方案。 认真研究和构建在综合与交叉学科支撑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和发挥已有学科教育资源的优势, 增强学科支撑力度。

2、 充分发挥旅游规划与经济研究室的职能, 确定科研方向, 积极开展旅游规划与区域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创新研究。

3、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出发点, 分方向进行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的论证, 充分做好本、 硕 2010 版人才培养方案成效的论证工作, 为下一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与设计奠定坚实基础。

4、 设置学科专业建设专项经费, 积极筹划、 安排和有效使用学科专项建设基金。 着重抓好旅游重点课程、 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的建设, 增强本系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竞争力和对社会的吸引力。

5、 通过校企合作项目 , 聘请企业参与专业设置、 制定专业发展规划, 总结与青海湖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经验, 并逐步推广。

6、 做好专业(方向) 储备, 加强新专业(方向) 建设论证, 培育优势专业。根据我国旅游发展趋势和青海旅游人才需求趋势, 加强专业管理, 与时俱进, 进行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评估, 坚持以评促建, 重在建设, 确保不断提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二) 加强旅游人才特征结构分析, 实现课程开发新突破

1、 制定课程建设规划, 实施精品课程战略。 课程建设分系教研室两级管理:我系重点扶持精品课程建设, 组织以学科专家、 企业高层人士、 高教管理者、 专业负责人组成的项目组, 按照教育部、 青海省或青海大学建设标准, 遴选 3 门课程重点建设, 获得校级以上精品课程; 结合教研室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每年另确定 1 门以上的课程进行重点建设, 使之成为院级优质课程。 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要充分体现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的先进性, 要及时吸纳和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2、 以课程开发、 改造为重点, 与企业专家、 学者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动态的、 多元的课程结构和内容。 可采取以下途径: 一是, 学院组织业内专家、 教学管理者、 企业高层管理者以项目组的形式共同开发、 审查和评估专业课程及其实施过程; 二是我系借用外界教育资源实现课程开发: 定期聘请知名专家学者讲课, 整理讲课提纲, 形成课程方案; 选送教师外出听课, 从中获取资源; 从国家级、 省级、 校级精品课程中获取、 体炼出适合我系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新课程; 三是充分发挥旅游管理教研室和旅游规划与经济研究室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以课程组方式承担相应课程研发与改造工作, 原则上要求每学年每个专业方向推出 1 门优质课程; 四是要求主讲教师主动参与市场、 企业调研, 确保课程讲授内容的更新。

(三) 加强校企合作教育研究, 实现实践教学新环境

1、 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组建校企合作教育工作机构, 设定项目组研究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环境的布局, 逐步加大经费的投入,与旅游企业加强合作, 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与企业合作落实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聘请企业人员讲课、 学生顶岗实习、 担任岗位助理等形式,丰富学生职业岗位体验经历, 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 参加实训的机制; 论证开拓国外实践教学基地, 以语言类专业为试点先行一步, 争取到 2020 年建立国外实训基地。

2、 高度重视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大力争取实验室专项经费, 争取在校内酒店管理、 旅行社经营等方面创建一流的“旅游教学与服务” 校级实践教学中心。 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和实验开足率, 增加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时间, 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

3、 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加强综合性、 设计性、 创新性实验,构建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

4、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旅游科技活动、 旅游商品设计、 青海省范围内旅游标识设计、 导游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争取在学生科研创新、 实践活动奖项上有较大突破。

(四) 加强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 实现专业教材新系列

1、 加强教材建设。 制定教材建设规划, 并鼓励选用国内规划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 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 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组织编写一定数量的具有自身与地方特色的相关专业教材和参考书。

2、 重点扶持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 加强集体备课, 每学年专业教材讲授内容(或教案) 的更新率在 20%左右。

(五) 加强教学评价机制研究, 实现教学管理新思路

1、 依法治校, 从严治教。 加强教学基本文件建设, 不断修订和完善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等教学基本文件, 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确保教学管理工作规范运行; 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继续修订、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实现教学管理流程化管理。

2、 定期召开旅游专业教学管理研讨会, 确定教学管理研究方向, 每年阶梯性的增研相关旅游专业教育教学课题, 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多出对旅游管理学科专业建设有贡献的成果; 探索适应先进教学法改革的管理办法。

3、 建立毕业生跟踪制度, 根据用人单位的评价及市场信息反馈, 适时调整专业建设规划、 不断修订与完善本科培养计划、 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并指导各项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 形成动态的、 良性的循环, 始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全面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层次。

(六) 加强教学与科研互动研究, 实现教学科研新成果

1、 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 开展具有前瞻性、 指导性、 实用性相结合的高层次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立项。 做出重点学术论著出版和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的奖励计划标准, 扩大研究范围, 提高研究层次, 在研究内容与水平上都要有新的突破, 扩大对外影响; 按照教师研究专项及特长下达科研任务。

2、 加强教学研究工作。 倡导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更要注重进行教学建设与发展性研究。

3、 加强纵向课题研究。 认真抓好国家、 陕西省各类纵向课题及各类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 确保立项数量和项目档次有较大幅度提升。 继续做好申报各类科技成果奖励的组织工作, 争取在获奖数量与等级上有新的提高。

4、 加强横向课题研究, 特别重视开展产学合作教育项目, 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研究, 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需性; 探讨大学精神与职业精神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

5、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创新意识、 信息意识”, 按照科研管理规律, 提高管理水平, 在工作中不断创新, 主动为基层科研工作服务; 旅游管理教研室对本教研室承担的课题, 从立项到结题进行全程跟踪, 帮助解决困难, 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并尽早出成果。

6、 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优势, 充分发挥教研室专业团队的作用,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使全体教师都能意识到和投身到科研工作中来; 引导科研文化的形成。

7、 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发展与国际、 国内科研组织和基金会的联系,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 的方法提高申报项目质量, 拓宽申报渠道, 增加科研立项的机会。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团体, 出席各种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

教材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2201288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