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
《精神的三间小屋》优秀教案
大小:16.25 KB 发布时间: 2022-09-23 13:20:02 ** **
下载文档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精神的三间小屋》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  

三维目标: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2.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3.体会本文“大中求小,以小见大”的精妙构思。

  4.品味本文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

  2.品味文章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3.理解第三间小屋中“自身”的内涵。    

教学方法:讨论,品读。    

教学过程:    

一、配乐导入。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浏览全文,思考:作者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修建了哪三间小屋?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板书):  

2.讨论(难点突破):第三间小屋中的“自身”有怎样的内涵?    

(1)自由朗读第14—17自然段,概括第三间小屋的特点。    

(2)讨论:如何理解文中“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发现、自己的话及自己的意见”?    

(3)小结:这里的“自身”不单指人的个体生命,更是指向这个个体生命所具有的特立独行的人文精神。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心灵的纯净与精神的超越,甚至是一种不为形役,高远圣洁的人生境界。所以,我们只有学会珍视自我,这间小屋才会更加独特与安稳。    

(4)配乐朗诵:学生朗读第14——16自然段,老师背诵第17自然段。  

3.理清逻辑:    

(1)学生讨论:有人认为三间小屋之间是并行平列关系,你同意吗?    

(2)教师小结:是啊,情感、事业、自身是密不可分的。爱恨之情,是精神的原动力,“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以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不都是在爱国情感驱使下完成宏图伟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吗?所以情感是精神的基石,事业是精神的支撑,自身则是精神的栖息地。“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为了真理而献出生命的布鲁诺不都开辟了自己的精神圣地,让自己的精神小屋金光闪闪而彪炳千古吗?  4.分析文章结构,体会“大中求小,小中见大”的精妙构思。    

讨论:精神的小屋“三间”足矣,房屋的空间,虽“小”足矣。可作者在文章开头却说“人有一颗大心”、“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这里的“小屋”与“大心”矛盾吗?而文章结尾又说“把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就能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这又该如何理解呢?谈一谈你的看法。    

教师小结:人类情感丰富多彩,事业五色斑斓,对自身的认识也是逐渐拨云见日的,房屋虽“小”,可盛放的宝物却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作者是借几间小屋使大心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大中求小,衬托呼应,既是作者行文的机智,更是作者谦逊人格的体现。三间小屋组成了作者辽阔的精神世界,如果人人都能像毕淑敏那样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间间累积势必会矗起一幢民族的精神大厦!    

三、归纳主旨。    

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使人格得到升华。    

四、鉴赏语言。  

1.深刻的思想要靠灵动的语言传达,有人评价毕淑敏的语言“炉火纯青,自成一家,似有一种贵族气息,表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范”,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品味鉴赏,感受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2.教师小结语言特色:华丽而不失朴实,深刻而不失平淡,睿智而不失真诚。  

3.师生共同配乐朗读。    

五、拓展延伸。 

 1.拓展讨论:如果我们也来建造自己的精神小屋,你们会盛放哪些内容呢?  

2.拓展美读:师生朗诵毕淑敏散文《造心》第16、17自然段。    

附板书:     俞秀玲,教师,

现居武汉。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宽宥、游弋、轻觑、广袤、自惭形秽、俯拾即是”等词语。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过程与方法:体会本文“大中求小,以小见大”的精妙构思。品味本文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通读全文,结合自身实际,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和关系。品味文章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第三间小屋中“自身”的内涵。 

教   法:自读法、品悟教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课   型:新授课 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如果说人的身体活动需要空间,那么,人的精神活动是不是也需要空间呢?精神活动的疆域应该怎么来分配呢?这正是《精神的三间小屋》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议论性散文,它将“说理”融入“情感”之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二、知识卡片 

1.作者档案 毕淑敏,女,国内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祖籍山东文登,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17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在北师大获文学硕士学位。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发表处女作《昆仑殇》,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 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中短篇小说《昆仑殇》《女人之约》《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等;著有《毕淑敏文集》四卷。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当代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毕淑敏散文》。本书收录了毕淑敏多篇关于心理学的散文,本书收录了《生命的借记卡》《让死亡回归家庭》《非典附送的风铃》等优秀散文作品。 

3.语基积累 

(1)生难字 棂(líng)   厄(è)   襟(jīn)   宥(yòu)  弋(yì) 觑(qù)     麾(huī) 袤(mào)   赘(zhuì) 即(jí) 骋(chěng)  霓(ní)  销(xiāo)  濡(rú)   挟(xié) 铮(zhēng)  汐(xī)  秽(huì)    恶(wù)   攒(zǎn) 

2)重点词语 游弋:在水中游动。 轻觑:轻视,小看。 抽丝剥茧: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相得益彰: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彰,显著。 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销,消瘦。 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可望而不可即:比喻事物高远,难以实现或接近。望,远远地看。即,靠近,接触。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三、初步感知 

1.文题探讨 题目采用比喻的手法,把人的精神世界比作“三间小屋”,给人以温馨的感觉,同时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

 2.分层解读 

第一部分(第1~6段):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第7~17段):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层(第7~8段):分析如何修建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第9~13段):分析如何修建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三层(第14~17段):分析如何修建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第18~19段):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四、深层领悟 

1.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 

2.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3.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作者首先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下文,接着用了两个比喻句说明没有自己的悲哀。告诫人们: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4.理解下面一句话的含义: “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 采用比喻的手法,把找相宜的事业比作寻找雨后的菌子,说明相宜的事业并不容易找到;更进一步说明对自身的认识有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 

5.分析文章结构,体会“大中求小,小中见大”的精妙构思。 人类情感丰富多彩,事业五色斑斓,对自身的认识也是逐渐拨云见日的,房屋虽“小”,可盛放的宝物却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作者是借几间小屋使大心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大中求小,衬托呼应,既是作者行文的机智,更是作者谦逊人格的体现。 三间小屋组成了作者辽阔的精神世界,如果人人都能像毕淑敏那样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间间累积势必会矗起一幢民族的精神大厦! 

五、小结: 这是一篇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使人格得到升华,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六、布置作业:抄写课后字词;复习一单元字词

七、板书设计 

篇三

一、导入新课

1 、看标题:中心词是小屋,“精神的”修饰限制“小屋”。小屋都是住人的,怎么能住精神?精神的小屋是什么样子的?今天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来寻求答案。

2 、走近作者:

毕淑敏:当代著名女作家,祖籍山东, 1952 年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作家王蒙称她为 “ 文学的白衣天使 ” 。她的成长经历分为两个阶段: 医生时代: ( 17 岁) 1969 年入伍,在西藏阿里当兵 11 年。历任卫生员、军医,( 28 岁) 1980 年转业回北京进工厂任主任医生。作家时代:( 35 岁) 1987 年开始发表作品;

( 37 岁) 1989 年加入中国作协; 1991 年毕业于北师大研究生院中文系,心理学博士方向结业,现在是注册心理咨询师,国家一级作家,中国海洋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长篇小说《红处方》等。

3 、了解文体:

本文是议论文单元的最后一课,但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就是既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又有一定议论说理特色的散文形式。它拥有一个或多个中心,以议论、记叙、抒情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某个观点的文章。它的特点是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意蕴深广。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情感的熏陶。

二、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内涵。

2 、品析文章生动富有哲理的语言。

三、检查预习作业:

1 、识记下列词语:

宽宥    游弋   轻觑    麾下   广袤 赘余   窗棂    坍塌 

要诀    困厄   鸠占鹊巢   自惭形秽

2 、理解下面的词语:

自惭形秽:“惭”,惭愧;“形秽”,容貌丑。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后泛指因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间不容发:( ji ā n  )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鸠占鹊巢:斑鸠占据喜鹊的巢。比喻强者欺凌弱者,获得现成的东西。

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僵死。比喻兄弟相爱相助,患难与共。后用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   精神的三间小屋,分别是什么?

一是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二盛放我们的事业。

三安放我们自身。

2 、概括 1--6 段主要内容,这部分与后文写精神的三间小屋有关联吗?

文章开始从名言写起,引出本文要论述的话题 ------ 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为下文写三间小屋做下铺垫。

3、   概括文章最后两段内容。

建设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意义(我们应建立精神栖息地,健康、庄严、努力、真诚地活着。),希望把精神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教师小结 :这篇说理性散文 , 从名言开始写起,引出本文要论述的话题 ------ 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述 , 提出应建立充满爱 , 热爱事业 , 关注自我的精神世界的观点 , 呼吁我们要 关注精神生活。回看标题《精神的三间小屋》,用小屋来比喻心灵空间,点明了文章的论题和主要内容,通俗易懂;同时又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五、再读课文,赏析三间精神小屋:

教师:作家毕淑敏,像是一名心灵规划师,循循善诱,启发我们该如何装修,我们的三居室

1 、作者是怎样描述第一间精神小屋的?

首先 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

其次 又运用了一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憎交织的经历;

最后 用两个假设句形成对比,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

教师小结:考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注意顺序的表述。

2 、学以致用:作者是怎样描述第二、三间小屋的?请选其中一个进行描述。

第二间小屋:作者 首先 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于事业的时间概念,告诉我们: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 最后 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第三间小屋:作者 首先 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下文; 接着 用了两个比喻句说明没有自己的悲哀; 最后 告诫人们,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六、赏析语言

读毕淑敏的作品,让人激动,令人深思。她的文字如潺潺小溪,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她的文字如滚滚的江河,让人心潮澎湃。文中作者运用多种修辞,为我们构建了精神的三间小屋,把一个个抽象的精神小屋,写的具体鲜明。

(一)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一间小屋:

例句: 1 、“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 …… 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 … .. 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 , 林林总总 , 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间不容发。”

赏析:这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具体交代第一间精神小屋内存放的情感。表明我们应该拥有一个情感丰富的精神世界。

2 、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马之夜,他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的一生比作“古老乐器”,生动形象地说明爱和恨都会在小屋中留下历史的印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 、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有爱的小屋比作“金色池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爱比恨多的精神小屋的美好。

(二)学以致用:赏析文章语言,请大家仿照示例,再读课文圈点勾画,做批注。

示例: 1 、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挟持”“   人质”说明事业对人的精神濡养腐蚀具有很大的作用

2 、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明确了我们对事业应有的态度。

3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别人的思想代替了我们的思维使自己成为缺乏思想懒于思考的人。

4 、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它纸糊的墙壁化为灰烬,白雪的顶棚变作泥泞,露水的地面成了沼泽,江米纸的窗棂破裂,露出惨淡而真实的世界。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多角度形象地指出,失去独立思考。我们的人生将会面临的严重后果

5 、你的精神孤独的在风雨中飘零。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如果失去独立思考,我们的精神就会无处安身。

七、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交流一下。

在生活中,人们总是会把自己的房子装修成自己喜欢的模样,然而除了让自己的身体住得舒服之外。大家可能很少想过要为自己的精神设计三间舒适的小屋呢。作家毕淑敏这名心灵导师建议我们多多关注精神世界。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遭遇各种各样的困境,会面临许多非议,也会承受许多压力。但我们始终不要忘了关照自己,多聆听自己的心声,多问候自己的心灵。在此基础上。再美化装饰,再丰富储物,再扩大规模,这样我们的精神世界,才会更加辽阔

八、作业布置

1 、积累抄写你最喜欢的语句段落。

2 、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试以“我的精神小屋”为话题,运用修辞,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文章。

九、板书设计: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引出话题:对名言的感悟思考

  盛放爱恨

分析话题:盛放事业   关注精神生活

安放自身

总结升华:精神小屋 — 精神大厦

教学反思:

教学本文 重视学法指导 ,重文本理解, 理性分析 ,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联系生活,学以致用。通过重点语句的分析,使学生增强了对作者思想观点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由于学生对生活的领悟程度尚有欠缺,对文章的哲理美的体会 尚不充分 。

《精神的三间小屋》优秀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2201288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