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教育类
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共5套)
大小:172 b 发布时间: 2022-11-25 07:54:06 ** **
下载文档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共5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篇一




二、填空题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答题。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_______),空气是那么(______),天空是那么(______),使我总想(_____),表示我(_______)。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就像只用(_____),不用(_____)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轻轻流入云际。

3.“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又叫人(_______),既愿(______),又想坐下(_______)。”这句话是作者观赏草原美景后的美妙感受,这种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写法有这样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不展(______)结,同向(_____)各自(______)。——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2.(_____)不传云外信,(_______)空结雨中(______)。——李璟《摊破浣溪纱》

3.殷勤解却(______)结,纵放(______)散诞(______)。——陆龟蒙《丁香》

4.(_____)尽空枝,肠断(______)结。——冯延巳《醉花间》

5.墙角数枝(_______),凌(_____)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6.千磨万击还(______),任尔(_______)风。——郑燮《竹石》

5.古诗(词)填空。

1.移舟泊烟渚,(______)。——孟浩然《宿建德江》

2.(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_____)别枝(_____),(____)半夜(____)。(_____)说丰年,听取(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______)星天外,(_____)雨山前。旧时茅店(____),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理解诗(词)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雨跳珠乱入船___________________         

4.路转溪桥忽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古诗(词)内容填空答题。

1.《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____)的景色,从《宿建德江》这首诗中第一二句看出,作者表达了远离家乡,客行他乡的思乡之(____),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中上阙三四句看出,作者借热闹喜庆的“蛙声一片”表达了即将迎来(_____)的喜悦心情。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共用了三个比喻,分别是把(______)比作(_____),把(_____)比作(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日望湖楼暴风雨骤来疾去的壮观场景。

8.搜集资料,分别写出本课三位作者的另一篇作品。

孟浩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理解词语。

1.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

心驰神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顾影自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孤芳自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

旖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

你逢山而升,遇谷而降,在原野上则伸展开去,浩浩荡荡。升时___可以看出你的刚毅___坚忍___降时___可看出你的谦恭___礼让___伸展时___则显示出你的轻盈___灵敏。

 

评卷人

得分

 

 

 

三、判断题

11.判断正误。              

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文章写了草原的美丽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表达出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友谊。(____)

2.“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这两句话中的“几十里外”突出了蒙古族人民十分好客,不辞辛苦远道赶来欢迎老舍一行。(_____)

3.“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这两句话中的“也不知道、也不知怎的”写出了作者因为到了不熟悉的地方有些迷糊。(_____)

12.仔细阅读课文,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

1.《丁香结》课文前三小节写了各个地方的丁香花,城里街旁的、城外校园里的、“我”的斗室外的。其中斗室外的写得最详细,是因为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断断续续陪伴了“我”近三十年。(_______)

2.通过阅读《丁香结》四五六小节,我们发现,“我”受到古人的影响,看到丁香结就想到自己许多不顺心的事,心中充满愁怨。(___________)

3.“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两株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丁香着了雨滴后格外妩媚的特点。(___________)

13.判断题。

“卷地风来忽吹散”和“路转溪桥忽见”中都有一个“忽”,都有“迅速、突然”的意思,但第二句中的“忽”还表达出作者在夜间行走转弯时,突然看到往日就熟悉的茅店而十分欣喜的心情。(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语言表达

14.读句子,体会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概括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生活中你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请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道是两行丁香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丁香结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这些哲理”是什么哲理?你领悟到了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犹如一位尊贵而仁义的国王,对下层弱者显得和蔼可亲,对倨傲的强者则威风凛凛。(这句话中,作者纪伯伦赞美了“风”的什么品质?他仅仅就是赞美“风”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五、连线题

19.阅读文章,体会句子中隐含的意思,完成连线。

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                    绿草地上各色的小花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中绿茵中              高挂天空的太阳

黑夜中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                花开花落

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                  满天的繁星

参考答案

1.绿毯   衣裳  彩虹   

马蹄  豆腐  微笑

【解析】

【详解】

2.缀满 幽雅  伏案   

笨拙  单薄 薄荷  

厚薄 模糊  恍然

【解析】

【详解】

3.1.更可爱    清新    明朗    高歌一曲    满心的愉快    2.柔美    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翠色欲流    3.惊叹    舒服    久立四望    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①传达美景给作者的切身感受,为读者营造出身临其境的艺术氛围,引起读者情感共鸣;②多角度描写景物,让美景更加形象、鲜活,增强即视感。    

【解析】

【详解】

4.芭蕉    丁香    春风    愁    青鸟    丁香    愁    丁香    繁枝    春    霜树    丁香    梅    寒    坚劲    东西南北    

【解析】

【详解】

5.日暮客愁新    黑云翻墨未遮山    明月    惊鹊    清风    鸣蝉    稻花香里    蛙声一片    七八个    两三点    社林边    

【解析】

【详解】

6.江中沙洲    空旷    杂乱,没有秩序    出现    

【解析】

【详解】

7.月夜    愁    大丰收或丰年    黑云    打翻的墨水    白雨    跳动的珍珠    平静的湖面    白云飘荡的天空    

【解析】

【详解】

8.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解析】

【详解】

9.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柔和美好。    

【解析】

【详解】

10.,    、    ;    ,    、    ;    ,    、    

【解析】

【详解】

11.√    √    ×    

【解析】

【详解】

12.√    ×    √    

【解析】

【详解】

13.√

【解析】

【详解】

14.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穿着各色盛装的迎客队伍比喻成一条彩虹,反映出蒙古族人民把汉族同胞来访当作盛大的节日,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两族人民的深厚友谊。    2.“飞”字写出了车和马行驶的速度都非常快,反映出两族人民都非常急切的相见,突出了两族人民的深厚友谊。    

【解析】

【详解】

15.略

【解析】

【详解】

16.“忽然”表示突然地,此处指丁香花的出现迅速又出乎意料,“顿”表示顿时、立刻,这两个词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丁香花的突然出现给城里行人带来的惊喜感受。    “潇洒”的意思是洒脱不拘、超逸绝俗貌,这里运用拟人化手法把月光下的白丁香写活了,突出了白丁香的超发脱俗,美丽超群。“朦胧”在文中指月光下的紫丁香没有鲜明轮廓或细节,若隐若现,看不分明,但却引起观者无限诗意的遐想,突出了美丽的观感。    

【解析】

【详解】

17.示例: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所以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我们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这就是生活的常态,也是本文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解析】

【详解】

18.这些哲理是指作者借花儿表达出自己从不自命清高、自我欣赏,一直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高尚品格。联系生活实际时主要抓住要点①不骄傲自满,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品格;②努力学习,不断追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句话中,作者纪伯伦赞美了“风”关心爱护弱者,从不畏惧骄傲不可一世的强者,敢于向它们发起挑战。作者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借赞美“风”来赞美具有此种优秀品格的人。    

【解析】

【详解】


【解析】

【详解】

篇二

评卷人       得分

一、填空题

1.重温革命故事,读拼音写词语。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翻过xuán yá(______)峭壁,强渡dà dù hé(______),战胜千难万险,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中,为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狼牙山五壮士lūn qǐ(______)shǒu liú dàn(_______),朝敌人扔去,敌人纷纷坠落shān jiàn(______)。解放战争中,郝副营长在qiān jūn  yí fà(________)的时刻,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当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全场bào fā(______)出一阵pái shān dǎo hǎi(________)的掌声;当毛主席xuān bù(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中国人民fèi téng(______)了。

2.积累赞美革命英雄的成语,先把成语补充完整,再试着写几个。

全神(____)注   斩(____)截铁    昂首(____)(____)

坚(____)不屈  (____)天(____)地   气(____)山河

我还知道的赞美革命英雄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描写战争场面的

(__________)的围歼战 (___________)的炮火

(__________)的时刻   (___________)的爆炸声

(2)描写欢庆场面的

(___________)的红旗 (____________)的掌声

(___________)的宣告  (____________)的声音

(___________)的欢呼  (____________)的火花

4.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七律·长征》这首诗是________写的,这首诗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来写,其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红军翻越过的众多山中的两座;“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红军渡过的众多河流中的两条。这首诗的尾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国大典》记叙了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讲述了__________时期,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壮士热爱__________,仇恨__________,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4)《灯光》是__________写的,课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二、语言表达

5.了解故事内容,按顺序排列。

(1)翻越五岭 爬雪山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跳下悬崖 接受任务 诱敌上山 顶峰歼敌 痛击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群众游行 阅兵式 宣读公告 群众入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很多学生认为:现在是和平年代,不需要再去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判断题

7.体会革命英雄的精神。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这句话强调了郝副营长是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的,由衷地赞扬了革命先烈为了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____)

(2)“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写出了班长马宝玉做事鲁莽,不计后果。(____)

(3)“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充分体现了五位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现代文阅读

课文片段阅读。

五位壮士(屹立 耸立)在狼牙山顶峰,(瞭望 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8.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9.用文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声音”指的是(  )

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B.“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11.从这声音里,我体会到(  )

A.五位壮士不怕牺牲,渴望胜利。

B.五位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12.给这几段话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交通员

我们在汉阳的龟山脚下安了家。地下党的县委机关就设在我们家里。孩子们都没有上学。立安在家里,像影子一样,处处跟着我。他老是委屈地说:“妈妈,爸爸怎么不给我任务呢?”

交通员老赵被敌人抓走以后,孩子的爸爸派立安把两封要紧的信送到(指定 安定)的地点去。他机警地完成了任务。以后,立安就成了我们的小交通员。

腊月里,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立安冒着风雪,把报纸和文件送到工人住宅区,一天得跑十几里路。孩子对那一带非常(熟识 熟悉),几乎每所房子都进去过,跟每个工人都打过交道,成了那里最受欢迎的客人。每次回来,立安总要带回一些好吃的东西:糖果啦,麻花啦……都是工人们送给他的。他舍不得吃,带回来分给弟弟妹妹。只有一件礼物,他自己留下了,那是王叔叔送的一对褐色嘴巴、黄色眼睛的斑鸠。他把斑鸠装进竹笼里,挂在屋檐下。

可是,下次再去,王叔叔已经不在了。推开虚掩的房门,就听见有人吆喝:

“站住,干什么的?”

墙角里冲出一个人,用枪逼着他。孩子一下愣住了。不过他马上镇静下来。

“把豆腐钱给我吧!”

“出去! ”特务推搡着孩子,“谁欠你豆腐钱! ”

孩子哭着嚷开了KK你不讲理K我爹病了K叫我来收18号的豆腐钱K你不给K还推人KKK

K你看清楚了K这是17号K再不出去K崩了你KK孩子趁势退了出来K

他怕再遇见敌人,忙跑到僻静的地方,把文件烧了。随后,悄悄回到17号门前,在墙壁上画了个记号。

立安回到家,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爸爸。爸爸称赞道:“做得好!遇见敌人就得随机应变。万一落在敌人手里,就是死也不能说出实话!交通员就应该这样!”

孩子全神贯注地听着父亲的教导,一字一句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13.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并用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舍不得  shè(  )        教导 jiāo( )

shě(  )             jiào( )  

14.用斜线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15.在文中的“K”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6.立安是一名(________)(合格 不合格)的交通员,从(________)可以看出来。(多选)

A.他装成是收豆腐钱走错门的孩子,巧妙地骗过了敌人。

B.他悄悄地在17号门前的墙壁上画了个记号。

C.他到僻静的地方去,把文件烧了。

D.他跟敌人作斗争,宁死不屈。

17.你从立安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8.习作展示。

题目:向先烈致敬

提示:①说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②我们作为祖国的下一代,要继承先烈的遗志,当革命的接班人。

③努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以告慰我们的先烈。

参考答案

1.悬崖    大渡河    抡起    手榴弹    山涧    千钧一发    爆发    排山倒海    宣布    沸腾    

【解析】

【详解】

2.贯    钉    挺    胸    强    惊    动    壮    宁死不屈    视死如归    不屈不挠    

【解析】

【详解】

3.激烈    猛烈    千钧一发    震天动地    迎风招展    排山倒海    庄严    雄伟    热烈    五颜六色    

【解析】

【详解】

4.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    乌蒙    金沙江    大渡河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949    10    1    激动和自豪    抗日战争    马宝玉    葛振林    宋学义    胡德林    胡福才    祖国    敌人    王愿坚    郝副营长    

【解析】

【详解】

5.翻越五岭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诱敌上山 顶峰歼敌 跳下悬崖    群众入场 宣读公告 阅兵式 群众游行    

【解析】

【详解】

6.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和平年代,我们更要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发扬光大革命传统,为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解析】

【详解】

7.√    ×    √    

【解析】

【详解】

 

8.屹立√  眺望√

9.钱塘江大潮声势浩大,惊天动地。

10.A

11.B

12.英勇跳崖

【解析】

8.略

9.略

10.略

11.略

12.略

 

13.shě(√)   jiào(√)  宿舍    教书

14.安定  熟识

15.: “ ! , , , ……

” “ , ! , ! ” 。

16.    合格    ABC    

17.做事要勇敢、遇事要冷静。

【解析】

13.略

14.略

15.略

16.略

17.略

18.略

【解析】

【详解】

篇三

一、选择题

1.与词语“耳闻目睹”结构相似的是一组是(  )。

A.排山倒海 B.地动山摇

C.惊涛骇浪 D.天涯海角

二、填空题

2.读拼音,写词语。

hé’ǎi(_____)可亲的奶奶总是把lán zi(_____)之类的东西kānɡ kǎi(_____)地借给别人使用,我笑她爱心fàn làn(_____),她却笑着说:“我这叫zī yuán(_____)共享!”我也要向她学习,长大后为他人、为国家多作ɡònɡ xiàn(_____)。

3.写出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反义词。

1.树勇敢(_____)地顶住了凶猛(_____)的洪水。

2.地球所拥有(_____)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_____)的。

4.古诗名句填空。

(1)《浪淘沙》中,描写黄河的雄伟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书湖阴先生壁》中,引用典故抒写诗人对山水的深情的诗句是___,__。 

(3)《江南春》中写到了“莺啼”,你读过的古诗中也写到“莺啼”的诗句是__,__。

5.中国文化常识填空。

《少年闰土》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句中的“五行”指的是_、_、_、_、_。你或你同学的名字里带有__字,跟___有关,由此推测有可能你或他的五行缺_。

 

 

三、信息匹配

6.用“\”画去加点字不正确的音节。    

1.“长征”运载(zǎi zài)火箭升空的画面非常壮观(ɡuān ɡuàn)。

2.在恶(è ě)劣的环境中,这棵参(cān cēn)天大树依然顽强地生长着。

 

 

四、语言表达

7.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仿写句子。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句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8.举例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哪些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心里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不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儿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2.哪些句子写出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请用“  ”从文中画出来。

13.读文中画浪纹线的句子,思考:这些描写采用了___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

14.“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1)照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刻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16.对你们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调查采访,你发现了哪些问题?你是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成一份倡议书,递交给有关部门。要求格式正确、内容具体、有实效性。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2.和蔼    篮子    慷慨    泛滥    资源    贡献    

【解析】

【详解】

3.胆怯    温顺    失去    无限    

【解析】

【详解】

4.(1)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2)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3)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解析】

【详解】

5.金    木    水    火    土    鑫    金    金    

【解析】

【详解】

6.1. zǎi ɡuàn

2.ě cēn

【解析】

【详解】

7.1.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怎么会老呢?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2.一群鱼儿    一到水里就自由畅快地嬉戏    3.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解析】

【详解】

 

8.石油、煤炭、金属矿藏等资源不可再生,所以是有限的。

9.废水、废气、废物的随意排放,果皮纸屑的随意丢弃等。

10.比如得癌症的病人增多、土地沙漠化、地球变暖等。

11.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解析】

8.略

9.略

10.略

11.略

 

【解析】

(1)对文章信息提取能力的考查。老人对树就像对自己的孩子,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这是一处正面描写。认真阅读文本,不难找到老人平时都是怎样爱护树木照顾树木的。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

(2)考查学生对比对手法的认识并正确运用的情况。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

(3)考查学生对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的理解。

照应:就是文章中在前后相应的部位上的关照、呼应。照应大体上可分为,题文照应、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本题主要是在内容上的前后呼应。找出人们认为那是种树老人的原因的内容,即可找到答案。

结合文章中心思想,来理解关键句的深刻含义。“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老人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而且是认真地专心地执着地做着这一件事,那就是种树,可以说老人的生命、灵魂早就和那些大树小树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4)对关键句的理解和赏析。分析“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这句话中,老人种了一辈子树,在文中具体是的是什么?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在文章中有指的是什么?结合文章的中心,体会老人对树深厚而真挚的感情。

16.略

【解析】

【详解】

篇四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轻歌慢舞 行云流水 巧夺天公

B.惟妙惟肖 无穷无尽 嘎然而止

C.字正腔圆 曲终人散 天籁之音

 

 

 

二、填空题

2.读拼音,写词语。

他说话风趣yōu mò(_____),但总给人留下一种不kào pǔ(_____)的印象。他常常xuàn yào(_____)自己丰富的经历,但给人一种chún cuì(_____)卖弄的感觉。

3.积累运用。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_____,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_____,______。” 

2.古语有云:“____,____。”不可改也。 

3.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______________。

 

 

三、信息匹配

4.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最精彩的节目终于亮相(xiānɡ xiànɡ)了。

2.爷爷的喜好(hào hǎo)是种花养草。

3.做事情要坚持不懈,不能一曝(pù bào)十寒。

4.汤(tānɡ shānɡ)汤乎若流水。

 

 

四、句型转换

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改“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2.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_______________ 

3. 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 

4.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 

5.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判断题

6.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说明《月光曲》的来历是有确切依据的。(____)

2.书法中的“颜筋柳骨”分别指的是颜真卿和柳宗元。(____)

3.“压轴、跑龙套、科班出身”这些词语都跟戏曲有关。(____)

4.《书戴嵩画牛》告诉了人们不要迷信权威、不懂装懂的道理。(____)

 

 

六、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幽静—(_____) 难过—(_____)

8.用“  ”在文中画出与“这首曲子多难弹哪”前后照应的句子。

9.文中有两处描写姑娘的谈话,第一处表现了她(____),第二处表现了她(____)。

A.善解人意

B.渴望听到贝多芬的亲自弹奏

10.“哥哥”在文中指的是(  )。

A.贝多芬 B.皮鞋匠

 

课外阅读。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经好几天了,于是在齐国临淄(zī)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biàn,拍手鼓掌)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1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余音绕梁: _______________

12.从哪里可以看出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_______________

13.旅店主人为什么只好又把韩娥请回来?    

_______________

14.结合掌握的文言知识,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

_______________ 

(2)喜跃抃舞,弗能自禁。

_______________

1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或形容歌声美妙的四字词语?至少写四个。

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16.习作平台。

想一想,你有什么特别拿手的本领?比如唱歌、跳舞、绘画、书法、手工……请用文字把你的拿手好戏写出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重点突出。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2.幽默    靠谱    炫耀    纯粹    

【解析】

【详解】

3.1.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    2.耕当问奴    织当问婢    3.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解析】

【详解】

4.1.xiànɡ 2.hào 3.pù 4.shānɡ

【解析】

【详解】

5.1.美妙的琴声把兄妹俩陶醉了。    2.(1)伯牙摔破了木琴,剪断了琴弦,一辈子再也不弹琴了,在伯牙的心里,他认为锺子期死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2)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之多。    3.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就‘完’了。”    4.姑娘让哥哥别难过,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5.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银纱”    

【解析】

【详解】

6.1.✕    2.✕    3.√    4.√    

【解析】

【详解】

 

7.    寂静    伤心    

8.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

9.    B    A    

10.B

【解析】

7.略

8.略

9.略

10.略

 

11.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12.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

13.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

14.    年老的和年少的(泛指所有人)十分悲伤哀愁,流着眼泪对视,几天不吃东西。    高兴得一跃而起拂袖起舞,击掌为乐,无法控制自己欢快的情绪。    

15.天籁之音 娓娓动听 婉转动听 余音袅袅

【解析】

11.略

12.略

13.略

14.略

15.略

16.略

【解析】

【详解】

提示:这次习作要求写自己的拿手本领,也就是写自己在某方面的特长。写之前要想一想,你的拿手本领是什么?它是怎么练成的?写的时候,要安排好写作材料的先后与详略,还可写一写与这个拿手本领相关的故事,注意把重点内容写详细一些。写完后注意检查,做到语句通顺,重点突出。

篇五

一、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小丘(qiū)   渲染(xuān)   迂回(yú)       蒙古(ménɡ)B.点缀(zhuì)   幽雅(yōu)    笨拙(zhuō)    恍然(huǎnɡ)C.琼浆(qónɡ)   苍穹(qiónɡ)  孕育(yùn)    冠冕(ɡuàn)D.摇曳(yè)    旖旎(yí)     馥郁(fū)     硕大(shuò)二、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柔美  酒脱  境界  回味  乐趣B.衣裳  彩虹  飞弛  礼貌  拘束C.举杯  羞涩  摔跤  宅院  印像D.草原  线条  马蹄  愁怨  模糊三、看拼音,写字词。(10分)1.披着羊rónɡ tǎn(  )(  )的chén(  )大伯挥舞着马鞭,马儿就rěn(  )不住扬起四tí(  )奔跑起来。2.月光点zhuì(  )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我huǎnɡ(  )然大悟,这么yōu yǎ(  )(  )的花园让人可遇不可求!四、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下面各题。(11分)①硕大(  )(  )        ②一(  )千(  )③心驰(  )(  )        ④(  )(  )自怜⑤(  )(  )一曲        ⑥流入(  )(  )⑦翠色(  )(  )        ⑧襟飘(  )(  )1.词语①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与词语②一样带有数字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词语③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词填空。(6分)奇丽  奇怪  奇特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    )的小诗。2.蒲公英是我所见过的最(    )的花朵,并不是多么奔放,也不是特别清秀,但是它的药用价值很高。3.人真是很(    ),幸福在眼前时,我们很少能珍惜,偏偏等到它消失了,才有所体会。六、读一读,选一选。(5分)1.下面的句子属于比喻句的是(  )A.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B.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C.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2.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是(  )A.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B.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C.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七、积累与运用。(10分)1.《草原》的作者是_____,文章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2.作者笔下的丁香______的潇洒,______的朦胧,还有淡淡的______的甜香。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神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描写人们谈论丰收年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课内阅读。(9分)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1.解释下列词语。(4分)伏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毫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____”在选文中画出描写丁香外形的句子。(2分)3.如何理解丁香“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课外阅读。(15分)

菊有黄花(有删改)

 

丁立梅

①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②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一大丛一大丛的。③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晋代陶渊明随口吟出的那句“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以至后来的人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陶渊明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菊不朽,他不朽。④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开得随意又随性。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仿佛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⑤乡人们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盼。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与乡人各不相扰。蓝天白云,天地绵亘。小孩子们却无法视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般的心,天真烂漫。他们与菊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⑥那时,家里土墙上贴着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鬓高耸,上面横七竖八插满菊,衣袂上亦沾着菊,极美。掐了一捧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后来,我顶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们围观。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啧啧叹着。⑦现在想想,那样放纵地挥霍美,也只在那样的年纪最有资格。⑧人家的屋檐下,也长菊。盛开时,一丛鹅黄,另一丛还是鹅黄。老人们心细,摘了它们晒干,做菊花枕。我家里曾有过一只这样的枕头,父亲枕着。父亲有偏头痛,枕了它能安睡。我在暗地里羡慕过,曾决心给自己也做一只那样的枕头。然而来年菊花开时,却贪玩,忘掉了这事。⑨年少时,总是少有耐性的,于不知不觉中,遗失掉许多好光阴。⑩周日逛街,秋风已凉,街道上落满梧桐叶,路边却一片绚烂,是菊花,摆在那里卖。泥盆子装着,一只盆子里只开一两朵花,花开得肥肥的,一副丰衣足食的模样;颜色也多,姹紫嫣红,千娇百媚。我还是喜欢黄色的。《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可见,菊花最地道的颜色还是黄色。⑪我买了一盆,黄的花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会焐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1.整体感知全文,概述作者围绕“菊”写了“我”的哪些活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补充他的诗句: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根据画“  ”的内容填表。(5分)

作者所熟悉的菊花的名字

生长地点

这种菊花的特点

描写菊花运用的修辞方法

表达的情感

4.你是如何理解短文最后一句话的?(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习作。(30分)祖国江山美如画,你是不是很想自由自在地饱览祖国山河的秀丽景色?那你就变成一只小鸟吧。请你发挥想象,写出自己变化后的经历,注意重点部分要详细写。要求:题目自拟,句子通顺,内容完整,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一、B二、D三、1.绒毯 陈 忍 蹄 2.缀 恍 幽雅四、①无朋 ②碧 里 ③神往 ④顾影 ⑤高歌 ⑥云际 ⑦欲流 ⑧带舞 1.庞然大物 十全十美 四通八达 2.那美丽的山水让我心驰神往五、1.奇丽 2.奇特 3.奇怪六、1.B 2.C七、1.老舍 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2.白 紫 幽雅 3.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4.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八、1.上身靠在桌子上(读书、写字)。 笔端、笔下。 2.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 3.丁香的香气幽雅、香甜,能在“我”写作时使“我”轻灵得多,不显得浑浊笨拙。九、

 

1.

 

(1)“我”在姐姐的帮助下,梳着仕女发型,顶着满头菊花跑出去,惹得村人们围观。

 

(2)“我”羡慕父亲枕着菊花枕,决心给自己做一只,却没做成。

 

(3)“我”周日逛街买回一盆黄色的菊花。

 

2.悠然见南山

 

3.野菊花 河畔、沟边、田埂旁 随意又随性 比喻、拟人、排比 喜爱和赞美

 

4.最后一句点明并升华了文章的主旨,黄色的菊花勾起了作者的美好回忆和对美的追求,驱散了秋天的寒意,让心灵一片温暖。十、【写作指导】

 

1.这是一篇写景的习作,多运用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富有活力。

 

2.写景应注意层次和顺序。


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共5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22012880号-7